跳过正文

苹果考虑采用英特尔 14A 工艺制造未来 M 系列芯片

Apple Intel 14A M Chips
目录

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半导体行业沉寂后,最近传出消息称苹果正在探索英特尔即将推出的 14A 工艺节点,作为未来 M 系列芯片的潜在制造选项。这一举措或将打破苹果长期依赖台积电的格局。

Apple Eyes Intel 14A

英特尔 14A 是其制程路线图上的关键一环,目标是实现 1.4 纳米级别的晶体管密度。它基于 18A 工艺开发而来,在 18A 中,英特尔首次引入了 PowerVia 背面供电技术,提升功耗效率并减少信号干扰。而 14A 工艺将进一步推进 RibbonFET 环绕式栅极晶体管结构,并引入全新的 PowerDirect 技术,进一步优化漏电控制和功耗管理,非常适合对能效要求高的应用场景。

苹果目前的 M 系列芯片均由台积电先进工艺制造:M1 基于 5nm,M2 与 M3 分别过渡到 4nm 和 3nm。这些芯片广泛应用于 Mac、iPad 等设备,集成了 CPU、GPU 和神经网络引擎。尽管苹果一直追求稳定的长期供应关系,但单一来源带来的 地缘政治风险日益突出。英特尔的 14A 工艺有望成为苹果的 备选方案,构建更具韧性的供应链体系。

从技术角度看,14A 极具吸引力,尤其适用于 人工智能与边缘计算。其高能效架构使其非常适合需要实时处理数据的终端设备,如汽车电子和物联网设备,这类产品对性能与热功耗控制都非常敏感。英特尔表示,14A 将实现比 20A 更高 超过 20% 的晶体管密度提升

NVIDIA 也在关注 14A
#

NVIDIA 同样对 14A 表现出兴趣,背后原因是 AI 芯片需求持续爆发。NVIDIA 在 GPU 领域占据主导地位,旗下 GeForce 系列面向游戏市场,Tesla 系列服务于数据中心。但模型日趋复杂,产能已现瓶颈。通过引入多元代工厂,NVIDIA 可缓解产能压力。预计英特尔会首先为其生产 入门级游戏显卡,配置约 2000 个核心,功耗低于 200 瓦,借此降低对台积电的依赖。

苹果与英特尔:复杂的合作关系
#

苹果曾尝试 双供应商策略,早期 A 系列芯片由三星和台积电共同代工,后因技术差异最终独家转向台积电。引入英特尔同样面临挑战,特别是 M 系列基于 ARM 架构,而英特尔传统上主攻 x86 架构。不过,英特尔代工服务(IFS)已支持 ARM 架构,为高通等公司代工。因此,苹果很可能先通过 小批量试产 来验证功耗与良率,再决定是否扩大规模。若顺利推进,年需求量或达数百万片晶圆。

Apple Eyes Intel 14A

代工市场格局将被重塑
#

目前台积电在先进工艺市场占据 超过 50% 的份额,晶圆单价居高不下,3nm 工艺每片价格超过 2 万美元。引入英特尔可加剧竞争,压低价格。为强化技术实力,英特尔已从台积电大量吸纳关键人才,特别是在光刻与材料科学领域,显著提升了团队能力。

英特尔目标是将 14A 的 缺陷率控制在 0.1% 以下,预计将于 2027 年之后量产。这与苹果 M5 或 M6 芯片的时间节点相契合。若验证成功,NVIDIA 也可能将其 RTX 50 系列入门产品线转向 14A。当前已有 Amazon 与 Microsoft 等大厂采用英特尔 3 与 20A 工艺,显示出行业对英特尔技术路线的认可。

技术演进与性能提升
#

先进工艺不仅仅是物理尺寸的缩小,更涉及 材料创新。英特尔计划在 14A 中引入 锗硅(SiGe)合金,提升 P 型晶体管性能。这类进展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体验,例如 M 系列芯片的 续航表现——当前 MacBook Air 电池续航已达 18 小时,未来有望进一步延长。

对 NVIDIA 而言,新工艺也能帮助降低低端 GPU 成本,扩大用户基础。如果英特尔 14A 顺利落地,将 重塑整个供应链格局,挑战台积电的垄断地位。

结语
#

随着半导体竞争日趋激烈,英特尔 14A 节点成为苹果与 NVIDIA 等科技巨头战略布局的关键。无论是出于供应链风险管理、性能提升,还是地缘政治考量,这些企业都在未雨绸缪。而芯片制造的未来,也将围绕这些先进节点展开。

相关文章

英特尔 Lunar Lake 实测性能出炉
Intel Lunar Lake Benchmark Data
嵌入式 C 语言二级指针
C语言 二级指针
C语言函数指针
C 函数指针